技术文章
实验室瓶顶过滤器的构造、用途、特点和分类
发布时间:2025-04-26 15:30:30
实验室瓶顶过滤器是一种设计精巧、大幅提升过滤操作便捷性的新型过滤器产品。瓶顶过滤器主要由放置待过滤液体的过滤杯、铺装滤膜的放置基座、接抽滤泵的抽气接口、杯盖等部分组成。滤膜基座的底部采用GL45标准螺纹接口,可直接与实验室常见的蓝盖玻璃试剂瓶连接,无需额外适配器。过滤后滤液直接流入试剂瓶,盖上瓶盖即可保存。
从上述关于瓶顶过滤器的结构介绍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和各种传统的玻璃砂芯过滤器、布氏漏斗、硅胶塞式锥形过滤瓶等产品相比较,*大的区别在于传统过滤器需搭配专用抽滤瓶(如锥形瓶),通过硅胶塞或磨砂口连接。整个组装过程较为繁琐,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且存在气密性差,以及抽滤结束后受负压吸力影响难以拔出的问题。而实验室瓶顶过滤器由于其接口部分采用了和普通试剂瓶同样的GL45标准螺纹,所以可直接安装在普通蓝盖试剂瓶上。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这一设计为其带来哪些特点:
1.操作便捷性:由于瓶顶过滤器可直接安装在试剂瓶上,无需像传统采用磨砂口或硅胶塞连接的过滤器需要将各部分自行组装起来,只需简单旋紧过滤基座和蓝盖试剂瓶,就能立即开始过滤操作,大大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尤其适用于对操作便捷性要求较高的常规实验。
2.密封性:传统过滤装置在连接部位较多,尤其是砂芯过滤器仅仅依靠夹具固定,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在抽滤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外界杂质,影响过滤效果。实验室瓶顶过滤器与试剂瓶直接连接,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污染,同时其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液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对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敏感的液体,如细胞培养基、血清等,能够更好地保证其无菌性和纯度。
3.便于保存滤液,有利于控制二次污染:过滤结束后,去下过滤器,就可以直接拧上试剂瓶盖,不需要再倒出转移滤液,即方便又避免了转移滤液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了解完瓶顶过滤器的特点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瓶顶过滤器两种常见的分类,以便根据各自不同需要来选择。瓶顶过滤器根据过滤膜个过滤器的安装方式和整体的灭菌方式分为两种:
○一次性无菌包装的瓶顶过滤器:出厂前,已预封装了常见材质的滤膜,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硝酸纤维素(CN)、聚醚砜(PES)等,不同材质的滤膜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液体过滤。同时采用了无菌包装,已经伽马射线灭菌,使用便利性更高,拆开包装,直接就可以开始过滤工作,更省心。
○可灭菌重复使用的瓶顶过滤器:滤膜与过滤器分离,用户可自由选择不同品牌、孔径的滤膜(通常为47mm或50mm),过滤后取出滤膜单独处理,而过滤器主体可清洗并耐受121℃高温高压灭菌。这种过滤器滤膜选择自由度更高,用户可以选择经常使用,或受信任的滤膜品牌,同时由于重复使用,成本也更低。
瓶顶过滤器主要适合过滤的液体和应用场景主要有如下几种:
○培养基除菌过滤:凭借瓶顶过滤器高精度的滤膜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微生物,同时保留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为细胞培养提供洁净的环境,保障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实验的顺利进行。如L100FS实验室培养基除菌抽滤系统,采用了一体式的架构,将抽滤泵和过滤瓶组融合在一个机体内,主机内置了一台小型无油抽滤泵,只需插电即可启动运行。机体一侧带有过滤瓶组放置槽,可以将过滤瓶置于槽内。整机的外形尺寸仅为265×130×210mm,这样的设计使得整台抽滤系统可以放入操作区的台面上,缩小了台面占用空间,同时又便于使用人员直接操控设备的启停等功能。机体侧面带有一个试剂瓶固定槽,可以直接插入500ml蓝盖试剂瓶,搭配500ml的塑料瓶顶过滤器使用。这样就可以在完成过滤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分装工作。
○PBS缓冲液:一般具有一定的化学腐蚀性,如果采用PC聚碳酸酯、PE聚乙烯或带有硅胶密封圈的过滤器会造成腐蚀损坏。需要采用PPSU聚苯砜材质的过滤器,如FS300PMF缓冲液真空抽滤装置,过滤杯和滤膜基座采用新型的聚苯砜材质制作,可以耐受各种有机溶剂,同时相比玻璃,更加轻便耐摔。由于塑料材质采用灭菌注塑成型,过滤基座内部通过设计,将抽气的气路和下液的液路做分离,有效避免了倒吸问题。
○色谱流动相试剂:流动相常含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需耐腐蚀材质(如PPSU或PSF)的瓶顶过滤器,避免漏斗开裂或化学污染。传统上过滤色谱流动相试剂一般使用的是砂芯过滤器,可以使用R300MF色谱流动相试剂抽滤装置,该机型为了使部分习惯使用传统砂芯过滤器的用户能够更快上手和适应,采用了玻璃过滤杯搭配砂芯过滤基座,中间仍然使用夹具固定连接,同时在砂芯过滤基座底部设计了一只特殊转换盖,用于连接砂芯过滤器和蓝盖试剂瓶。
从上述关于瓶顶过滤器的结构介绍上,我们可以看出,其和各种传统的玻璃砂芯过滤器、布氏漏斗、硅胶塞式锥形过滤瓶等产品相比较,*大的区别在于传统过滤器需搭配专用抽滤瓶(如锥形瓶),通过硅胶塞或磨砂口连接。整个组装过程较为繁琐,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有一定要求,且存在气密性差,以及抽滤结束后受负压吸力影响难以拔出的问题。而实验室瓶顶过滤器由于其接口部分采用了和普通试剂瓶同样的GL45标准螺纹,所以可直接安装在普通蓝盖试剂瓶上。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分析这一设计为其带来哪些特点:
1.操作便捷性:由于瓶顶过滤器可直接安装在试剂瓶上,无需像传统采用磨砂口或硅胶塞连接的过滤器需要将各部分自行组装起来,只需简单旋紧过滤基座和蓝盖试剂瓶,就能立即开始过滤操作,大大节省了实验准备时间,尤其适用于对操作便捷性要求较高的常规实验。
2.密封性:传统过滤装置在连接部位较多,尤其是砂芯过滤器仅仅依靠夹具固定,容易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在抽滤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外界杂质,影响过滤效果。实验室瓶顶过滤器与试剂瓶直接连接,密封性能良好,能够有效避免外界污染,同时其整体结构紧凑,减少了液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积,对于一些对微生物污染敏感的液体,如细胞培养基、血清等,能够更好地保证其无菌性和纯度。
3.便于保存滤液,有利于控制二次污染:过滤结束后,去下过滤器,就可以直接拧上试剂瓶盖,不需要再倒出转移滤液,即方便又避免了转移滤液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在了解完瓶顶过滤器的特点后,我们还需要知道瓶顶过滤器两种常见的分类,以便根据各自不同需要来选择。瓶顶过滤器根据过滤膜个过滤器的安装方式和整体的灭菌方式分为两种:
○一次性无菌包装的瓶顶过滤器:出厂前,已预封装了常见材质的滤膜,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硝酸纤维素(CN)、聚醚砜(PES)等,不同材质的滤膜适用于不同性质的液体过滤。同时采用了无菌包装,已经伽马射线灭菌,使用便利性更高,拆开包装,直接就可以开始过滤工作,更省心。
○可灭菌重复使用的瓶顶过滤器:滤膜与过滤器分离,用户可自由选择不同品牌、孔径的滤膜(通常为47mm或50mm),过滤后取出滤膜单独处理,而过滤器主体可清洗并耐受121℃高温高压灭菌。这种过滤器滤膜选择自由度更高,用户可以选择经常使用,或受信任的滤膜品牌,同时由于重复使用,成本也更低。
瓶顶过滤器主要适合过滤的液体和应用场景主要有如下几种:
○培养基除菌过滤:凭借瓶顶过滤器高精度的滤膜和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微生物,同时保留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为细胞培养提供洁净的环境,保障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实验的顺利进行。如L100FS实验室培养基除菌抽滤系统,采用了一体式的架构,将抽滤泵和过滤瓶组融合在一个机体内,主机内置了一台小型无油抽滤泵,只需插电即可启动运行。机体一侧带有过滤瓶组放置槽,可以将过滤瓶置于槽内。整机的外形尺寸仅为265×130×210mm,这样的设计使得整台抽滤系统可以放入操作区的台面上,缩小了台面占用空间,同时又便于使用人员直接操控设备的启停等功能。机体侧面带有一个试剂瓶固定槽,可以直接插入500ml蓝盖试剂瓶,搭配500ml的塑料瓶顶过滤器使用。这样就可以在完成过滤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分装工作。
○PBS缓冲液:一般具有一定的化学腐蚀性,如果采用PC聚碳酸酯、PE聚乙烯或带有硅胶密封圈的过滤器会造成腐蚀损坏。需要采用PPSU聚苯砜材质的过滤器,如FS300PMF缓冲液真空抽滤装置,过滤杯和滤膜基座采用新型的聚苯砜材质制作,可以耐受各种有机溶剂,同时相比玻璃,更加轻便耐摔。由于塑料材质采用灭菌注塑成型,过滤基座内部通过设计,将抽气的气路和下液的液路做分离,有效避免了倒吸问题。
○色谱流动相试剂:流动相常含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需耐腐蚀材质(如PPSU或PSF)的瓶顶过滤器,避免漏斗开裂或化学污染。传统上过滤色谱流动相试剂一般使用的是砂芯过滤器,可以使用R300MF色谱流动相试剂抽滤装置,该机型为了使部分习惯使用传统砂芯过滤器的用户能够更快上手和适应,采用了玻璃过滤杯搭配砂芯过滤基座,中间仍然使用夹具固定连接,同时在砂芯过滤基座底部设计了一只特殊转换盖,用于连接砂芯过滤器和蓝盖试剂瓶。